绿色场馆 生态健身
2016/10/14 9:56:52
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诸多生动实践中,定位于全民健身、按照绿色环保理念建设的南昌县昌南体育中心,或许属于其中的一个实践。
10月10日,占地400余亩的昌南体育中心在秋日阳光下格外壮观、大气。走进昌南体育中心,你能感受到"大战"来临前的热闹紧张的气氛:这边体育场内运动会开幕式在彩排,那边游泳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则进行着消防演练;场馆内各功能室里,工作人员对设备加紧调试中……
为南昌市运动会召开而新建的昌南体育中心,由体育场、游泳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三个主建筑组成。昌南体育中心按照乙类体育场馆标准打造,即建成后可以承接省运会级别的赛事。它的建设,不仅仅是南昌县综合实力的一个展示,更重要的是为当地群众的全民健身搭起了一个"高大上"的平台。在昌南体育中心,你可以感受到这个全民健身平台充满绿色、生态和人文关怀。
两年前的昌南体育中心,该区域还是一片水洼地,分布着30多口大大小小的烂泥塘。2014年11月16日,这片水面上机器声轰鸣,建设者开始抽水、清理淤泥、回填沙石、打桩作业……昌南体育中心项目建设现场总工程师,南昌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房建工程管理部副经理曾国华与项目建设团队,在这里开启了一段筚路蓝缕的征程。在汗水与智慧的浇灌下,用了两年时间,昌南体育中心便从图纸上"立"了起来,这比原计划三年半的工期提前了一年的时间。
因为按照市民体育休闲公园的定位来打造,因此昌南体育中心给人最大印象是环境优美,绿色生态。体育中心的西面、北面是湖泊、稻田等湿地系统,中心的东面一路之隔是市民小区。在体育中心,道路两边、停车场两侧,运动场馆四周,处处绿意盎然。自行车道,休闲广场,室外网球场、灯光篮球场等全民健身运动设施,沙坑等儿童娱乐场地四周,同样是绿树环绕、鸟语花香。据悉,昌南体育中心绿地率35%,约有9万平方米。
考虑到传统县级体育场馆承接大型赛事不多,使用效率不高。设计者认识到,南昌县目前只有100万人口,因此,他们没有贪大求全,所以我们看到体育场只有15000个座位,而且坐椅采用单面设置方式。细心的观众注意到,体育馆主席台上方有一把"大伞",既遮阳又挡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把"伞"属于膜结构建筑,除了安装快捷、使用安全等优点外,最大优点是使观众看台270度无视觉盲点,节能高效。体育场内、校园内塑胶跑道的质量问题,是当下一个热点话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昌南中心体育场的塑胶跑道,由国家专业验收机构进行验收,确保无味环保。其实,无论是钢筋、水泥还是坐椅、木材,昌南体育中心建设过程中,建设者都采用材料二检制度,不仅要进企业检查材料,材料运到工地后还要严格检查一次。
如果说体育场是高大威猛的"大哥",游泳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则是手牵手的两个"小妹"。考虑到体育场体量太大,设计者将游泳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屋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样一方面是达到整个场地空间的平衡,另一方面形成了一个灰空间,为健身者提供遮风避雨的户外活动场所。别看"大哥"那里绿色环保材料多多,其实两个"小妹"这里同样充满节能低碳。首先是中庭屋顶采用了钢结构顶棚,使得屋顶更通透,场馆内获得更好的自然采光效果。其次,游泳馆利用地源热泵系统,减少了传统用锅炉或电烧水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专项水处理系统,地底下抽上来的水不仅恒温而且源源不断地进入游泳池,让游泳爱好者舒适健身。曾国华告诉记者,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在前期设备投入上也比锅炉一下子省下好几百万元,在赛后利用上也能节约成本,使场馆更好地为百姓健身使用。
体育场馆日常运行、维护的费用是巨大的,像我省有几个大的场馆,一年下来,水、电、空调、安保、保洁等运行成本过千万元。昌南体育中心在建设前考虑到这一点,因此,建设者规划采用太阳能发电。如果这样,一年可以省下一半以上的用电量。"工期太紧,现在来不赢了。一结束赛事,我们马上安装。"曾国华这样说道。
在采访临结束前,曾国华指着路面上划出来的一个个车位告诉记者,昌南体育中心地上、地下2000多个车位,将来也是免费为健身者和周边小区居民提供。
10月10日,占地400余亩的昌南体育中心在秋日阳光下格外壮观、大气。走进昌南体育中心,你能感受到"大战"来临前的热闹紧张的气氛:这边体育场内运动会开幕式在彩排,那边游泳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则进行着消防演练;场馆内各功能室里,工作人员对设备加紧调试中……
为南昌市运动会召开而新建的昌南体育中心,由体育场、游泳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三个主建筑组成。昌南体育中心按照乙类体育场馆标准打造,即建成后可以承接省运会级别的赛事。它的建设,不仅仅是南昌县综合实力的一个展示,更重要的是为当地群众的全民健身搭起了一个"高大上"的平台。在昌南体育中心,你可以感受到这个全民健身平台充满绿色、生态和人文关怀。
两年前的昌南体育中心,该区域还是一片水洼地,分布着30多口大大小小的烂泥塘。2014年11月16日,这片水面上机器声轰鸣,建设者开始抽水、清理淤泥、回填沙石、打桩作业……昌南体育中心项目建设现场总工程师,南昌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房建工程管理部副经理曾国华与项目建设团队,在这里开启了一段筚路蓝缕的征程。在汗水与智慧的浇灌下,用了两年时间,昌南体育中心便从图纸上"立"了起来,这比原计划三年半的工期提前了一年的时间。
因为按照市民体育休闲公园的定位来打造,因此昌南体育中心给人最大印象是环境优美,绿色生态。体育中心的西面、北面是湖泊、稻田等湿地系统,中心的东面一路之隔是市民小区。在体育中心,道路两边、停车场两侧,运动场馆四周,处处绿意盎然。自行车道,休闲广场,室外网球场、灯光篮球场等全民健身运动设施,沙坑等儿童娱乐场地四周,同样是绿树环绕、鸟语花香。据悉,昌南体育中心绿地率35%,约有9万平方米。
考虑到传统县级体育场馆承接大型赛事不多,使用效率不高。设计者认识到,南昌县目前只有100万人口,因此,他们没有贪大求全,所以我们看到体育场只有15000个座位,而且坐椅采用单面设置方式。细心的观众注意到,体育馆主席台上方有一把"大伞",既遮阳又挡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把"伞"属于膜结构建筑,除了安装快捷、使用安全等优点外,最大优点是使观众看台270度无视觉盲点,节能高效。体育场内、校园内塑胶跑道的质量问题,是当下一个热点话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昌南中心体育场的塑胶跑道,由国家专业验收机构进行验收,确保无味环保。其实,无论是钢筋、水泥还是坐椅、木材,昌南体育中心建设过程中,建设者都采用材料二检制度,不仅要进企业检查材料,材料运到工地后还要严格检查一次。
如果说体育场是高大威猛的"大哥",游泳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则是手牵手的两个"小妹"。考虑到体育场体量太大,设计者将游泳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屋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样一方面是达到整个场地空间的平衡,另一方面形成了一个灰空间,为健身者提供遮风避雨的户外活动场所。别看"大哥"那里绿色环保材料多多,其实两个"小妹"这里同样充满节能低碳。首先是中庭屋顶采用了钢结构顶棚,使得屋顶更通透,场馆内获得更好的自然采光效果。其次,游泳馆利用地源热泵系统,减少了传统用锅炉或电烧水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专项水处理系统,地底下抽上来的水不仅恒温而且源源不断地进入游泳池,让游泳爱好者舒适健身。曾国华告诉记者,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在前期设备投入上也比锅炉一下子省下好几百万元,在赛后利用上也能节约成本,使场馆更好地为百姓健身使用。
体育场馆日常运行、维护的费用是巨大的,像我省有几个大的场馆,一年下来,水、电、空调、安保、保洁等运行成本过千万元。昌南体育中心在建设前考虑到这一点,因此,建设者规划采用太阳能发电。如果这样,一年可以省下一半以上的用电量。"工期太紧,现在来不赢了。一结束赛事,我们马上安装。"曾国华这样说道。
在采访临结束前,曾国华指着路面上划出来的一个个车位告诉记者,昌南体育中心地上、地下2000多个车位,将来也是免费为健身者和周边小区居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