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场馆协会网站
靳飞:全国场馆能盈利只是个位数
2019/1/14 16:46:37

2018年底新华社在北京、江苏、上海、福建做了中国体育产业深度调研中对中国体育场馆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华熙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靳飞进行了访谈实录。


新华社记者(以下简称“记”):据您了解,体育场馆运营目前在国内处在怎样的发展态势?


靳飞(以下简称“靳”):从场馆运营的实际收益来看,目前能够实现盈利的凤毛麟角,在全国占比应该是个位数。大中小型场馆运营,实现正现金流的不算多。华熙集团有要求,我们每年要接多少场次活动,要带动多少消费,现在要跳出场馆看场馆经营,不断往上加新内容,否则运营就不会好。但想达到欧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程度,路还很长。目前有很多好的做法,比如取消赛事审批等等。国家政策出台积极,但市场反应有起有落。


记:五棵松场馆运营状况如何?


靳:华熙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契机发展起来,场馆后来经过改造,硬件条件在国内是非常好的。2008-2009年,五棵松每年举办的活动不多,现在一年近百场大型活动,如果不计算折旧,是可以盈利的。场馆周围卓展、中铁等写字楼也是华熙的。拥有自主产权和经营权的场馆的民营企业在全国并不多见。因为民营企业如果投资重资产,一般不会选择投体育产业。五棵松场租收入占比不到19%,其他靠无形资产开发,包括球场冠名,包厢售卖,餐饮广告等。无形资产开发需要有赛事内容,没有好内容,赞助商意愿不强。我们买了NHL独家版权,至少运营8年,每年赛事落地费用巨大、亏损多。但没有顶级IP来,吸纳不了足够人流。


记:您觉得场馆运营的难点和痛点在哪里?


靳:政策本身是利好,但是执行起来和具体情况会有冲突。一线运营方,拿到政策容易,享受政策难。政策在细化和落实方面还不足。如果新政策和旧政策有冲突,或者A部门政策和B部门政策不一致,落地就难了。场馆运营,表面上看是体育局的事情,实际上业务与发改委、税务、工商等部门紧密相连。体育局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中的协调能力有限,政策出台,体育主管部门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修订提炼。比如,场馆禁止售卖酒水,有的配套设施等并不利于场馆运营;大型活动支出成本高,尤其是安保费用,其实适度安保就可以了。


记:华熙场馆运营是以体育为主,还是以其他产业做支撑?


靳:华熙致力于打造新的生活方式,构建城市新形态,是“体育+”的概念,而不是“+体育”的概念,这样的范本对其他城市也有借鉴意义。我们通过经典赛事活动聚集人气,让年轻人停留在场馆附近的时间超过5个小时。聚会、吃饭、看球、夜宵等各种消费途径都要有,将赛事和周围的商圈、生活圈结合起来。


记:体育产业在高投入的引领下,盈利仍然是少数,您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靳:很多业内人士判断体育产业会有好的发展,但做下来发现挣钱很难。核心原因是中国的体育产业是大政府、小市场,做赛事离不开当地体育局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和保障,是大政府下的小市场。赛事平台应由体育部门搭建,政府放开审批不意味着放弃管理。政府不做引导,民营企业肯定越做越乏力。在搭建赛事平台方面需要做的内容很多,协会实体化也是朝着这一方向去努力。政府要和企业形成合力,联手打造国家级赛事IP。赛事运营方面,商务开发遇到瓶颈、转播权不能获得收益、职业运动员薪水超出合理范畴、税费负担重、融资难等,都有可能成为发展的障碍。有的场馆空有颜值,缺乏赛事支撑,明星也不愿去做活动。五棵松比较特殊,很多艺人愿意来这里演出。场馆运营,应该从设计建设时就要考虑这个问题,请专业的团队来出主意。先有内容,再谈产业。


记:场馆运营未来会出现哪些变化和新趋势?


靳:科技安防在未来场馆运营中是最重要的。一次性投入,降低安保成本。场馆的智能化服务也会增多,比如演出信息的多渠道智能化发布。2018年CBA五棵松上座率有所下降,马布里离开带走了很多球迷。总体来说我们是幸运的,接下来会承担2019年男篮世界杯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比赛。有些国营场馆运营受体制约束,工资固定,但赛事活动都是8小时以外,工作人员缺乏动力。只有完善激励机制,才能提升运营效率。场馆运营,是体育产业的一面镜子。从场馆运营的总体业态就能看出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成色。

来源:新华社


微信
联系电话
办公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