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场馆协会网站
加快冰雪产业发展,需合理引导 专访冬运中心副主席朱承翼
2016/3/25 16:30:59

  三亿人上冰,这是国家对我国未来冰雪产业寄予的深切希望。而这个数据意味着全国每五个人内就要有一个人体验过冰雪运动。现有的冰雪场地数量是否能够满足这个目标?中国的冰雪产业升温过程中,必须由哪些部门和行业前来"添薪"。
 

   2016年3月16日下午,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训练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滑雪协会副主席朱承翼作客中国体育场馆协会与协会副秘书长杨东旭就当前"冰雪热"进行深入交谈。对当前形势下冰雪场馆的建设、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做出了专业分析,就南方冰雪产业的发展提出"三意见",指出未来冰雪场馆运营的"三要素"。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训练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滑雪协会副主席朱承翼

  朱承翼就我国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将达到五万亿产值份额进行了分析并参照冰雪产业发展已较为成熟的国家数据显示,未来我国冰雪产业将占达体育产业产值的三分之一。目前我国有568家滑雪场,数量多分布在北方地区,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等地,南方和西部地区雪场分布零散,滑雪产业发展存在南北不均的问题是显著的,这是因为滑雪本身就是一项季节性强的运动项目,南方虽然具备一定垂直落差的山脉地理环境,但却不具备积雪的温度条件。就未来南方冰雪产业的发展朱承翼发表了三点建议,首先,考虑到冰雪产业高成本、耗资大的特点,需要政府有相关政策支持,有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不能因为"冰雪热"而一哄而上,一定要综合气候条件、制冷条件等谨慎考察;其次,应当优先考虑在经济发达地区建设冰雪场馆,经济发达地区的消费能力较强,有利于场馆的后期运营成本的维系;此外,非竞技类,向群众开放的滑雪馆要明确客户群,要将滑雪馆朝着趣味性、娱乐性的方向发展,开发多种戏雪玩雪项目,建设儿童冰雪乐园等等,努力让客户在滑雪首次体验中感受到滑雪的乐趣,尽量朝着培养长期滑雪爱好者客户群的目标发展。最后,朱承翼举出了东北地区滑雪场的列子,如亚布力滑雪场、吉林北大壶滑雪场,最初都是为国家运动员建设的训练场地,随着场地的发展,承担各类国际赛事之余,开始修建各类适合群众的娱乐性的滑雪项目,现在基本成功转型为滑雪度假村。
 


     图左:协会副秘书长杨东旭  图右:中国滑雪协会副主席朱承翼

    对于向群众开放的滑雪场馆建设,朱承翼主席还谈到三个要素。第一,不能雷同而建,一定要有具体考察,因地制宜,建设出有特色的场馆,完善好相应的服务配套设施。第二,要致力于降低雪场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降低滑雪运动的消费门槛。第三,滑雪项目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雪场的空档期一定要争取开发利用,在夏季可以开放森林公园,建设临时水上乐园,条件允许,还可以利用旱雪继续经营滑雪项目。

  最后朱承翼强调,当前滑雪产业标准化体系建构缺失,管理无章可循,且国内滑雪场重扩张、轻质量建设,雪场整体水平偏低,特别是人才短缺成为了阻碍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他建议中国体育场馆协会应为行业发展做好正确引导,为规范冰雪行业市场,做好人才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及建议。通过场馆协会这一平台来整合资源,找到相关的专家把握方向,委托院校收集材料数据、研究整理、总结分析,制定冰雪场地建设指南及人才培养计划。让冰雪场地建设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微信
联系电话
办公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