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场馆协会网站
打特色牌、闯市场路、补机制短——福建部分山区市县体育产业发展“唱本”
2016/12/7 10:26:29

    版权运营、资本运作、职业联赛、大数据融合……如果说这是一线城市发展体育产业热词的话,那么中小城市、甚至偏远山区是如何念好体育产业生意经的呢?记者日前走访多个闽西北山区市县发现,体育产业不是大城市的专属品,也不是金山银山堆出来的奢侈品,它在不同地域下沉生根,形成了各自发展样本和雏形,体现了独特的县域经济特色,同时也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和难题。

办赛紧扣"县域特色"

 

    山区市县发展体育产业的共同特征仍是"搭台唱戏"的思路。平台从过去的文化活动、经贸会展等增补了一项--体育赛事,"戏折子"仍是具有县域特色的经济发展主线。"赛事+旅游"模式在不少风光秀丽、人文厚重的景区屡试不爽。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与世界文化遗产地,泰宁是中国丹霞地貌的代表地区,都是国家5A级景区。当地政府都意识到用体育赛事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武夷山在2014年开始举办马拉松和自行车赛,泰宁更是早在2009年就尝试举办户外山地运动赛事,2015年将比赛定型为山地马拉松。

    福建邵武是全国武术之乡,地处中原入闽古隘道,因地制宜地承接了2016年全国武术太极拳公开赛六站中的一站,还举办了摩托车、汽车的场地越野和古道越野跑,集中展示地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

 

"管办分离"撬动产业、助推健身
 

    山区市县政府部门在资金人力方面都较为紧张,"开门办赛"压力大,对"管办分离"改革有迫切需求。赛事规模小,可控性强,客观上成就了山区赛事作为改革试验田的角色;市场开拓、助力健身的功效也让部分市县尝到了甜头。
 

    建宁自行车赛由厦门智搏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公司派出20多人的团队参与竞赛策划、媒体宣传、运营创意、竞赛规程制定等工作,并将这一单体赛事纳入到"追FUN中国自行车俱乐部联赛"的品牌赛事中来,扩大影响力。

    武夷山、泰宁的马拉松和邵武古道越野赛事执行和商业开发都由福建天翔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承接。除了做好赛道勘测、运动员补给等赛事服务外,公司还成功将邵武古道越野赛运营至环勃朗峰积分赛制中去,提升品牌效应。

 

基础不牢仍需补机制短板


    武夷山市旅游局局长邓立俊表示,无论马拉松还是自行车比赛,都需要建设和维护良好的赛道做基础。"马拉松赛在主景区的赛道目前只有六七公里,接下来我们在景区规划一条11公里的赛道,加深赛事与旅游资源的结合度,同时做好其他基础设施和配套保障。"

    多位受访的山区县市文体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山区赛事运作模式大多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用部分引导资金扶持赛事,缺口由办赛公司填补或通过招商解决。赛事对当地旅游、餐饮等产业拉动作用仅停留在逻辑层面,或仅有一些模糊的估算,尚没有来自第三方的、科学严谨的市场调研报告,对赛事的经济效益尚未形成成熟的评估体系,衡量办赛效益采取的仍是政绩汇报的思路,而不是落实到盈亏的账目方式,今后要打通文体、旅游、统计等部门,对这一新业态进行科学调研和总结,提升对产业的引导和把握能力。

微信
联系电话
办公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