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体育馆
2016/6/6 10:41:27
回顾过去 积极进取 展望未来 任重道远
--兰州体育馆及当地场馆运营状况交流
--兰州体育馆及当地场馆运营状况交流
兰州体育馆于1984年动工建设,1987年落成,1988年投入运营,是甘肃省迄今为止功能较全、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馆之一,是甘肃省第一个经营较成熟的体育场馆,同时也是省内各地新建体育场馆的示范基地,地处甘肃省兰州市的市中心,是甘肃省体育局的直属场馆。
兰州体育馆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允许部分市场配置资源。在我省目前球队少、赛事少的情况下,场馆核心功能无法完全体现,如果仅履行健身功能,以此巨大的建筑体量,闲置绝大部分的设施及空间,满足微小健身群体的需要,无疑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因此,兰州体育馆的定位是形成集体育培训、群众赛事、体育会展、体育商贸、文化演艺、康体休闲、餐饮娱乐、紧急避险等于一体的城市服务综合体。
围绕这一功能定位,根据2013年底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文件精神,并结合2015年新颁布的《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办法》,兰州体育馆利用场馆自身优势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充分挖掘场馆资源,加强自身造血功能,扩大经营规模,形成以经营养公益、以公益促经营的良性循环模式。经营收入在未增加土地面积的情况下,从08年的不足500万元到2015年的近2000万元,其中全民健身服务、青少年体育培训、体育会展、文化演出等体育场馆主营业务营收占比大幅度增加。
在经营指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兰州体育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年365天无假日向社会开放,其中免费开放超过500小时,免费接待超过5万人次。设立篮球、室内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体育舞蹈等十余个体育培训项目、二十余个培训班次,形成兰州体育馆青少年培训基地,全年低收费接待培训人员达到8万人次。与此同时,兰州体育馆建立了体质监测中心并积极推广"运动处方",丰富了全民健身服务功能、完善了服务体系。
着眼于未来场馆的发展,兰州体育馆结合甘肃省体育局对"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的部署和场馆实际,对未来几年内场馆的发展进行了规划,重点包括:
一、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打造区域品牌
兰州体育馆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大型体育赛事几乎绝迹,商业赛事的赞助和上座率也无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群众日常健身热情高涨,赛事参与度高。因此,为推动全民健身开展、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兰州体育馆将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如,在学生寒暑假开展"三人篮球争霸赛"、组织企事业单位开展"羽毛球冠军赛"、组织保龄球爱好者开展"月赛"、"季赛"等赛事,常年、定期开展,打造成群众喜闻乐见的、能够广泛参与的品牌赛事。并最终形成以赛事促进健身和培训,以健身和培训带动赛事的动态循环。
二、形成特色体育商圈
兰州体育馆计划用5年时间,利用周边部分商铺资源,借助地理位置优势,形成集体育器材、服装、体质监测、健康咨询、保健理疗等于一体的特色体育商圈,并定期组织召开体育商贸展会,吸引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优质体育周边服务商参展,带动周边体育商贸经济,同时更有利于兰州体育馆特色体育商圈的形成。
三、走出场馆,拓展经营
场馆发展如果限制在本身,始终是有限的,只有走出场馆,才能创造无限可能。兰州体育馆计划在市区周边建立户外越野营地,瞄准发展日益壮大的场地越野车市场,与汽车之家等专业组织展开合作,以俱乐部的形式组织开展日常活动和比赛,并不断开发活动项目,组织会员与其他地区同类型俱乐部进行交流合作。此项目一方面可使场馆发展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对本地区推进该项目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不断完善内部管理
内部管理的不断强化是场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兰州体育馆将在专业管理咨询公司的协助下,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执行力,以顾客满意度为核心进行持续改进,不断要求自身向最优秀的企业管理标准靠拢。因为我们深知,只有这样,才能将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做到更加优秀。
尽管如此,兰州体育馆仅属于甘肃地区少数能够自给自足的场馆之一,整体发展和场馆运营情况仍然堪忧,多数场馆仅通过财政补贴勉强维持,一方面在建设之初缺乏长远规划并存在设计缺陷,尤其在我们西部一些地区,场馆建设的规模和体量,超过了当地的实际需求水平、人口布局和经济发展水平,场馆的专业性、实用性、平民化宗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体育场馆投资建设中的名片效应、地标建筑的理念被片面扩大,忽略了体育设施的特殊价值和实用性,尤其是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往往被出资者忽略;另一方面,由于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赛事、演出等场馆与生俱来的主营业务匮乏,同时还缺少专业团队的运营管理,多方面原因导致大量场馆被闲置,部分仅用于周边群众的日常健身,建设投入与产出的极度不成比例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这也是我们目前了解到的当地场馆运营状况。
因此,作为协会的理事单位,希望能够加强场馆协会会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互动、合作。一方面是加强区域内场馆业务方面的沟通、合作,尤其在赛事、会展及演出方面,及时互通有无、互相帮扶,打造区域性联盟,形成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是加强东西部地区场馆管理、运营方面的经验交流,发挥先进地区的优势,在运营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带动欠发达地区,达到以点带面、合作共赢的最终目的,这也是场馆协会这个平台建立的最初愿望,期望每一个会员单位都能在这个平台中受益。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场馆协会越办越好。发言中如有欠妥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